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前朝政府真的沒有「鎖國」?

 :: 討論 :: 台灣政治

向下

前朝政府真的沒有「鎖國」? Empty 前朝政府真的沒有「鎖國」?

發表 由 天王小子 周四 3月 18, 2010 8:14 am

前朝政府真的沒有「鎖國」?


[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圖。]





海基會慶祝成立19周年時,一位前任董事長致詞時強調,民進黨執政時期兩岸貿易快速成長,顯然沒有「鎖國」,指民進黨「鎖國」不符事實;雖語驚四座,但在那種場合,沒人出來辯解。民進黨執政時期是否「鎖國」,事實俱在,把國家搞得好慘,非任何人能狡辯得逞。
民進黨2000年5月開始執政,10月在無預警的情況下,宣布已興建三分之一的「核四」發電廠停建。台灣核能電廠所有機電設備完全向國外採購,早已與國外廠商簽訂採購合約,而國外廠商也在承造中;停建「核四」不啻將台電與國外所簽「核四」機電設備採購合約全部廢止,這種完全不信守國際信譽的政府,震驚全世界。後雖恢復興建,但傷害已造成,迄今已超過十年,「核四」尚未建造完成,其損失之巨,不是金錢所能衡量。
從此,不僅國外重大投資裹足不前,國內政經爭議不斷,社會不安,人民對政府失去信心,投資環境遭到惡劣破壞,民間投資意願急速下落、經濟成長逐季下降、失業率大幅攀升;而且股市低迷不振、新台幣大幅貶值、人民財產大幅縮水,致2001年陷入50年來最痛苦的時代。陳水扁前總統面對此惡劣情況,召開「經發會」,邀請朝野及產學界代表參加,凝聚朝野共識拚經濟。
經發會歷經一個月的討論共獲得322項「共識」,陳水扁在預備會及閉幕會議中致詞,都強調經發會的「共識」,絕對百分之百執行,不打折扣。其中兩岸組秉持「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基本政策,代替「戒急用忍」,而獲得30項「共識」。但會後執行只是點綴而已,完全沒有實質效果;陳水扁甚至將兩岸經貿的基本政策改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變本加厲的管制,逼得台商不得不透過香港、新加坡、維爾京群島,甚至美國迂迴到大陸投資,致政府核准到大陸投資的金額,僅及實際投資額的四分之一。這不是「鎖國」,是什麼?
由於台商迂迴到大陸的巨額投資,誘發台灣的機械、原材料、零組件及半成品對大陸的出口,致使兩岸貿易快速成長,支撐了台灣經濟持續發展。要知道這是台商在過去政府層層打壓下,忍氣吞聲歷經千辛萬苦打拚所創造的。這不僅充分顯現市場力量的巨大,更凸顯台商冒險犯難的偉大精神。
不過,從我方看,兩岸貿易在民進黨執政時期的確快速成長,但在國際間比較,完全不同。就大陸進口市場來看,2000年台灣產品在大陸進口市場占有率,高於南韓與東協六國;至2008年占有率大幅下降,被南韓與東協六國趕過。以台灣與大陸區位接近,又同文同種關係,應在大陸市場持續保有優勢,但因受到政府的干擾抑制而敗下陣來。再以台灣出口占全球總出口比重來看,2000年占2.3%,2008年降為1.6%,因此台灣出口在世界排名,同時期自14名,倒退到18名,更居亞洲四小龍之末。
台灣經濟成長率過去一向居四小龍之首,但民進黨執政時,以意識形態治國,加以政策搖擺不定,更採「鎖國」政策,致使內需不振,八年期間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降至3.4%,較韓國4.4%、香港4.6%、新加坡4.9%低1個多百分點,在四小龍中敬陪末座,陷人民於痛苦之中。
2008年政權再度輪替,馬英九總統上任後,對兩岸經貿採取「開放與鬆綁」政策,以替代前朝的「鎖國」政策;馬政府一年多來,所推動的各項開放措施,與前朝政府經發會兩岸組的「共識」不謀而合。但民進黨現已淪為在野黨,並未檢討失敗的原因,卻對馬政府的開放政策,強力反對。民進黨此種「鎖國」思維,如不改變,將非全民之福。


【2010/03/18 經濟日報】[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鏈接。]
[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鏈接。]
天王小子
天王小子
伯爵
伯爵

文章數 : 3476
注冊日期 : 2009-11-26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 討論 :: 台灣政治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