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佛教 (維基百科)

 :: 生活 :: 宗教哲學

向下

佛教 (維基百科) Empty 佛教 (維基百科)

發表 由 天王小子 周三 12月 16, 2009 3:57 pm

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圖。]

佛教主題首頁佛教由古印度的釋迦牟尼(被稱為佛陀)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建立,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1]

「佛」,全稱「佛陀」,意思是覺悟者。[2]佛教重視人類心靈的進步和覺悟,人們的一切煩惱(苦)都是有因有緣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生死輪迴。惟有斷滅貪、嗔、痴的聖人(佛陀、辟支佛、和阿羅漢)才能脫離生死輪迴,達到涅槃(清涼寂靜之意,即無有煩惱),釋迦牟尼就在35歲時成佛,並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的目的即在於從佛陀的教育(正法)裏,看透苦迫和“自我”的真相(緣起法),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成佛,或者成阿羅漢。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二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因此又可分為三大傳承(詳細的分類請參考佛教宗派)。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又被稱為小乘佛教),北傳佛教大致上包括大乘佛教(主要是漢傳佛教),以及秘密大乘佛教或金剛乘佛教(主要是藏傳佛教)。各傳乘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基本上沒有大分別,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分別,以菩薩行理論的分別為最顯著。

佛教目前主要流行於東亞、東南亞及南亞等地區,在歐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量信徒。

歷史背景

菩提伽耶的佛像。[编辑] 傳統的社會階級制度
印度教信奉神靈主宰一切,認為通過對這些神靈進行祈禱,就可以獲得現世的種種好處,於是漸漸出現各種祭祀,以及對各種神靈的贊詠,進而成為四種《吠陀》。

根據玄奘法師的名著《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其婆羅門,學四吠陀論。一曰壽,謂養生繕性;二曰祠,謂享祭祈禱;三曰平,謂禮儀占卜,兵法軍陣;四曰術,謂技能伎數,禁咒醫方。”

因為種族等級、社會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長期巨大差異,古印度社會漸漸分化成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羅等四種非常不平等的階級,其中婆羅門主要從事祭祀,剎帝利世襲軍政,吠舍經營工商手工业等,首陀羅則為貧窮的自由民,从事更为低贱的职业。除此之外還有在四种姓外的“賤民”阶层,地位更低,被稱為“不可觸者”。[3][4]唐朝留學印度的義淨法師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這樣記載:“五天之地,皆以婆羅門為貴勝,凡有坐席,並不與餘三姓同行。”(印度古來譯作天竺,有東、南、西、北、中之分,稱為“五天”。)依据《吠陀》圣典,“原人”(参见《梨俱吠陀》中的《原人歌》)在創造人時,婆羅門是從口生,剎帝利從肩生,吠舍從腹生,首陀羅則從足生。時至今日,雖然經過了聖雄甘地等人的改革,种姓制度仍在印度社会有很大影响。

[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圖。]菩提伽耶的佛像。


非婆羅門思想

在公元前六世紀到五世紀,出現了各種非婆羅門思想,主要有以下六個流派:

阿耆多派:他們認為人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成,否認靈魂,反對祭祀,具有唯物論的思想,以追求現世快樂為目的;
散惹夷派:主張對一切問題不作決定說,認為哲學辯論,得不到最後的解答和知識,是一種主觀主義學派;
末伽梨派:主張沒有業報,一切修行都徒勞,只要經過很多世,大家都會解脫,屬於定命論者;
不蘭迦葉派:也是否認善惡報應,否認社會道德,主張縱慾;
波浮陀派:認為人由地、水、火、風、樂、苦、命等七大元素組成,元素分離便是死亡,爾元素永存,具有唯物思想;
尼乾子派:主張通過苦行,來加速受業報,從而更快地解脫。嚴禁祭祀,嚴格地不殺生,有的甚至衣服都不穿,被戲稱為裸行外道,後來發展成為耆那教,在現在的印度,仍有一定的影響。

佛教歷史

佛教歷史和釋迦牟尼

佛陀在婆罗双树間進入涅槃佛教由古印度的悉達多·喬達摩(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或佛陀)35歲時創立,由於釋迦牟尼的生卒年代說法有兩種,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是在西元前523年5月月圓之日,另一種認為是在前589年或前588年。當時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在其後的幾十年中云遊四方,度化了許多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大。

釋迦牟尼入滅後,弟子们整理出他的言行说教,通过几次结集,成为经、律、论“三藏”。五個比丘接受了佛陀的教訓之後[來源請求],成為第一批僧侶或和尚。佛教的“三寶”就此完成,那便是:佛、法、僧。據稱這三寶乃是助人覺悟之途。準備妥當之後,佛陀喬答摩於是走遍恆河谷各地向人傳道。社會各階層和各種身分的人都來聽他講道而成為他的弟子。到他在80歲的高齡逝世時,他已聲名大噪、備受尊敬。據報他最後吩咐弟子的話是:“萬物皆承無常,精進自求正覺。”

公元前第三世紀,在佛陀涅磐後大約200年,佛教最大的擁護者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出現了,當時印度的大部分地方均受他統治。征戰所造成的屠殺和動亂使他深感憂傷,於是皈依佛教,並予以國家的支持。他設立佛教碑碣,舉行結集,勸諭人民按照佛教的訓誨而生活。阿育王也派遣佛教傳教師到印度各地和斯里蘭卡、叙利亞、埃及和希臘等地宣教。主要由於阿育王的大力支持,佛教得以從印度的一個教派一躍而成為世界宗教。可以理解的是,有些人把阿育王視為佛教的第二位創立者。隨著形勢的發展,佛教修正並發展了釋迦牟尼的學說,分化為18個部(有的說是20個部)。非佛教的現代學者主張1世纪時產生了大乘佛教,但大乘佛教的信仰者主張大乘佛教直接來自佛陀。

從孔雀王朝開始,佛教分別向南北兩個方向傳播。南傳佛教(又稱小乘佛教)經由斯里蘭卡傳播到東南亞一帶,主要影響泰國、緬甸、老撾、柬埔寨等印度支那半岛和印尼等地。北傳佛教(又稱大乘佛教)又分為兩個支派,一個經喀什米爾到達新疆,早在公元1世纪的东漢時佛教就傳入中國,形成漢傳佛教,後又傳入朝鮮、日本;另外一支於公元8世紀正式傳入印度北鄰的西藏,成為【藏傳佛教】;這個教派對西藏人民的生活文化有極大的影響,後來又傳入蒙古和中国东北等地區。(過去在中國和西方均有人將【藏傳佛教】稱為[喇嘛教],但此一用法現已基本被淘汰,且此一用法被視為有歧視的含義)到公元第六或第七世紀,佛教在東南亞和遠東各地已奠定了根基。

佛教雖在古印度經歷過無比的輝煌,其影響力也廣傳至亞洲其他地方,但在印度本土卻逐漸衰微。佛教在古印度建立了第一流的學術中心,如那爛陀寺等大學就是教授佛法和當時科學及各家哲學的最高學府。但由於古印度佛教特重對出家人的教育,且熱衷於高深學術的思辨,而無形中相對忽視了對在家信徒的教育,僧團遂逐步成為與在家信徒疏遠的精英集團。此外,佛教未能象印度教等其他宗教那樣將佛教建立為在家信徒的家庭傳統,這樣佛教在古印度就漸漸成為缺乏民眾基礎的陽春白雪。 一旦失去國王們和上層的支持就更加速了佛教在古印度的衰落。十二世紀晚期,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入侵印度時,對佛教采取了滅絕性的破壞。那爛陀寺等佛教大學被伊斯蘭教軍隊夷為平地,僧侶遭到屠殺。尤其是那爛陀寺藏書豐富的圖書館被付之一炬,致使佛教和古印度文明的大量典藉從此消失。這一時期古印度佛教的典章文物幾乎喪失殆盡。劫后的佛教學者多攜帶典藉遠走西藏等地。 佛教聖地,例如佛陀出生地的蘭毗尼以及他成佛之處的菩提伽耶,也淪為廢墟。到第13世紀,佛教在它的發源地印度已差不多消失蹤影了。有人認為佛教采納了印度教的習俗和信仰,從而加速了佛教在印度的衰亡。但這一觀點是有爭議的,且缺乏有力的證據支持。晚近的研究更顯示實際是印度教大量采納了佛教的思想和修行方式。

在二十世紀,佛教的面目經歷另一次改變。由於中國、西藏、蒙古和東南亞各國的政治變動,佛教受到嚴重的打擊。數以千計的寺院和廟宇被摧毁,數十萬僧尼被驅逐、監禁、甚至殺害。不過,佛教的影響力仍然深種在這些地方人民的思想和習俗之中。

在歐洲和北美,向個人內心尋求“真理”的佛教主張在一些人中引起廣泛的共鳴,而冥想則可以幫助人逃避喧囂的西方生活。在活的佛教一書的序言中,流亡在外的西藏僧人丹增嘉措寫道:“佛教在今天也許可以盡一份力提醒西方人士留意他們生活上的屬靈層面。”[5]

[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圖。]佛陀在婆罗双树間進入涅槃

基本教義

佛教術語

佛教的基本教義從解脫眾生苦難為出發點,以四諦或者四聖諦為核心。

六道輪迴

佛教認為一切未解脱的有情眾生都在天道、人道、阿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這六道裡生死流轉,無有止境。同时,在六道之外,已经解脱的众生在四圣界,这里的众生已经不再有生死流转、处于不生不灭的状态。而处于六道的众生、通过修行,可以进入到四圣界(如西方极乐世界)、摆脱生死轮回之苦。

四聖諦

根据佛教,佛陀一生所教的内容主要就是知苦与灭苦。四聖諦學說是佛教教義的核心。

苦諦:佛教認為人生在世,谁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等諸多苦難。這些苦難不會因為人的死亡而結束,因為人死之後並不是徹底的消失,仍然會在六道中輪迴不息,不論在天堂、地獄還是人間,苦總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了。[6]佛教還認為,世間的萬物都是變化不定的,沒有永恆,這叫做無常。對眾生來說,這種永無止歇的變化本身就是一種苦。
集諦:集諦是講苦產生的原因。[7]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有情眾生之所以會受苦,皆是由於在無盡的輪迴過程中,在貪、嗔、痴這三毒的驅使下做下很多的業,這些業積累起來成為未來的苦因。
滅諦:佛教認為只要是在六道中輪迴,就無法避免會受苦。有情眾生要想從苦中真正的、徹底的解脫出來,只有脫離輪迴這一個辦法。[8]
道諦:為了脫離輪迴,必須進行修行。佛陀給出的方法主要為戒、定、慧三學。經過從四念處到八正道,一共三十七道品的次第修習,便可以達到涅槃,永遠從輪迴中解脫出來,证得阿罗汉。[8]
四聖諦分為三轉十二行:

初轉四行:知苦;觀察到苦的集起之因;知道苦的集起之因,而知苦的因若滅去則苦能滅去;知道苦的集起之因,從而發展出滅苦的方法。

二轉四行:對苦更深入了解;對苦因更深入了解;已經有些許的苦,因為執行滅苦的方法後而滅去;對於滅苦方法積極的執行。

三轉四行:知道苦已不再來;苦因已消除完畢;所有苦皆滅盡;滅苦方法已經徹底執行完成。

此處的知苦和知苦因,是和十二因緣密不可分,而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即為十二因緣從了解到滅盡的過程。四聖諦十二因緣並非分開的兩種理論,是次第和內容的不同面向敘述。

十二因缘

佛教認為,世間萬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存在。世上沒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東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合和而成;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影響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後果,而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了一個無始無終的鏈條。

且依因緣而生之一切,也隨著現象的生起,而損耗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是故世間一切皆無法恆常。

十二因緣具體內容: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無明」是指對「五蘊因緣生而當下敗壞不知」,因對五蘊因緣生而當下敗壞不知而生起貪愛,生起貪愛則覺得五蘊是自己所擁有,進而誤以為有我,此稱為「行」。

由此執為有我進而推動的意志行為,驅使「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此為內在活動。

而我們真正可以觀察的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境「色生香味觸法」,而升起六種覺知「六識」,上述為「六入」。

六入處所引發的運作稱為「觸」,由觸引發苦受、樂受、中性受,及聯想和意志行為,簡稱為「受」。

由樂受引發貪愛,苦受引發排斥,此為「愛」。由愛則覺得五蘊是自己所擁有,進而誤以為有我,此種執取稱為「取」,同「行」的定義。

由取而引發「有」,有的意義即為「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

這部份為「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具體展現。

有「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即稱為「生」,由生則不可避免的遭遇生命終種種痛苦,乃至於死亡。

覺悟到十二因緣而得到解脫的修行者被稱為辟支佛。不論是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是以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迴的真相,從而覺悟,並依「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而達到圓滿的解脫。

佛教理論的發展

以上所講的四聖諦是佛陀在世時對聲聞弟子們宣講的教義,這些教義後來被現代學者稱為原始佛教。有人主張, 释迦牟尼灭度之后,佛教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几个主要阶段。但此一觀點并未得到普遍認同。無論如何,四聖諦始終是佛教理论的基礎。

部派佛教

在北传佛教中,由于主流为大乘佛教,故一般将与大乘佛教兴起之前的佛教理论称为小乘佛教理论,以示贬义。一般,小乘佛教指根本分裂之后所产生的部派佛教教团,亦包括大乘兴起后仍然活跃的诸部派。

部派佛教传统上说18个部派,但真实存在的数字应当在其以上。这些部派对于佛教理论进行了各种探索,并可能孕育了早期的大乘佛教。现在对于部派佛教各部派的理论尚不能进行完善的研究,但根据《异部宗轮论》和《大毘婆沙论》等文献,大致可以看到一些各部派重要的论点。由这些论述可见,部派佛教面貌是非常不同的,例如关于“法空”的问题,既有认为三世法实有的说一切有部,也有说一切皆空的方广部。

部派佛教的留存主要为南传巴利文文献以及汉译说一切有部的论书(其他部派的论书在汉译文献中也有保存,但数量远不及有部的资料)。

大乘佛教

現代學者主張在佛教建立大約五百年後,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但大乘佛教所傳承的歷史主張大乘佛教始自佛陀時代。

如果說小乘佛教的核心是「苦」,那麼大乘佛教的核心就是「悲」和「空」。大乘佛教認為這個世界,不論是有情眾生還是物質元素,乃至時間空間,都是人們所感知的假象,並非真實存在。「六道」,甚至「苦」本身,在大乘佛教看來都是有情所感知的假象而已。而且即使從六道輪迴中脫離出來,成為阿羅漢,按照大乘佛教的標準來看只能算是解脫個人的苦,不是圓滿的覺。而真正徹底的解脫,只有生起對一切眾生的大悲,為究竟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而成佛才能達到。眾生都應該成佛,眾生也都能夠成佛(瑜伽宗主張除一阐提外,众生都能成佛)。眾生在成佛之前要經歷三大阿僧祗劫的時間進行艱苦的修行。大乘佛教的修行方法主要是六種,稱為六度(或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這種以成佛為終極目標進行修行的佛弟子稱為菩薩。

金剛乘佛教

現代學者認為大約在公元6、7世紀,密教興起。有人認為密教(或密乘,金剛乘)是大乘佛教吸收了印度原始的婆羅門教的一些思想理論和修行方法後產生的。但此說有爭議,不為普遍接受。首先密乘是大乘佛教的一部分,其教義與大小乘佛教同樣是建立在三法印之上的。其次密乘是基于不忍眾生苦,希望迅速成佛以便救護,所以在修習大小乘共同道如[出離心]、[菩提心]的基礎上以「持咒」、「觀想」等來修習止觀,從而迅速積極福德和智慧二種資糧。 事實上,密乘對修習者的教理和慈悲心的要求更高。

禪宗思想

在南北朝時期,印度僧人菩提達摩來到中國創立了禪宗,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禪宗法門。禪宗認為解脫不在身外,也無須借助經典的指導。解脫之道就在人的內心,只要能夠放下執著,放下自我,便是解脫。

根据禅宗传说,菩提達摩为东土(中国)的禅宗初祖,其后師徒次第相傳,直到傳到五祖弘忍时,禅宗发生分裂,神秀、惠能各号六祖,这两个传承分别被称为北宗和南宗。经历了一系列的辩论交锋最终以惠能之徒神会在滑台大会中辩论胜利为标志性事件,以惠能为六祖的南宗后来居上成为了禅宗的主流,并发展到五家七派的规模,蔚为大观。

自唐以降,禪宗在中國的發展非常興旺,禪宗思想本身也經歷了很大的發展,並對中國的文學、藝術、思想文化等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并传入日本、朝鲜等国。

[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鏈接。]
香港的天壇大佛

淨土信仰

广义的净土信仰主要包括西方净土信仰,弥勒净土信仰,阿閦佛国信仰,东方琉璃光世界信仰等等,其共同点在于希望通过诸佛/菩萨的愿力,从这个世界(浊土)死后可以进入诸佛/菩萨所在的净土。因此,净土信仰是佛教中特殊提倡他力的信仰形态。在诸多净土的信仰中,以西方净土信仰在中国最为兴盛,并发展为中国佛教八宗之一的净土宗。 淨土宗因提倡淨土法門而得名。淨土法門主要是對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的信仰,其初祖被认为为东晋慧远或昙鸾,并经道绰、善导等人发挥,进行理论上的论述,而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

净土思想源头虽在印度,而其成为宗派是在中国。其主要内容为依靠阿弥陀佛在修行时所发的四十八个大愿,通过“念佛”而往生西方净土,成为阿弥陀佛的眷属。关于念佛,包括“观想念佛”(念佛三昧)和“口称念佛”(即诵阿弥陀佛名号)二中,学界一般认为观想念佛为早期净土宗的修行方式,而口称念佛则流行于道绰之后。

净土宗对日本有重大的影响,不仅传入并影响了日莲宗等宗派的形成,并衍生出了称为净土真宗的重要宗派。

佛教徒

一般來說,皈依佛教的人被其他宗教的信徒稱為佛教徒,然而這是一個誤解,因為在事實上“佛教徒”自稱為“佛弟子”,這是因為“佛弟子”與佛陀的關係不是人與神的關系,而是師傅和徒弟的關系,而其他宗教的信徒常常無法理解這一點。而且沒有“皈依佛教”的說法,事實上是“皈依三寶”。佛弟子基本上可分為出家眾和在家眾兩大類,依性別在家眾可分為優婆塞、優婆夷等二眾。出家眾再細分出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稱五眾,與在家二眾合稱七眾,也就是七眾佛子。

佛弟子遵守的戒律

在家众的居士和居士女在皈依後可以自由選擇是否遵守五戒,分別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殺生是為了培養慈悲心、妄語之中,尚包括兩舌、惡口、綺語。偷盜和邪淫也是世間法禁止的罪行、不飲酒不是為了避免酒精亂性而破壞團體生活的秩序,而是因為酒精麻醉的作用影響智慧的獲得。佛弟子不遵守五戒不影響成為佛弟子。在家眾可以持的戒律除三皈五戒之外,還有八戒和菩薩戒,此外,在八关斋戒过程中也可以临时(一天一夜)受出家众的具足戒。作为受戒了的在家众,有必要经常复诵和学习戒律。

作为出家众的比丘、比丘尼须受具足戒,沙弥、沙弥尼须受沙弥戒,式叉摩那则受六戒。总的来说,出家众的戒律要比在家众详细得多,其中,比丘的具足戒共250戒,比丘尼则有348戒。沙弥、沙弥尼和式叉摩那因为是向正式的比丘和比丘尼过渡的阶段,故戒律方面轻得多。按照佛制,比丘和比丘尼当在每月的月初和月中举行布萨,学习戒律,若有犯戒律需要忏悔者则当众忏悔。

佛教的影響

香港的天壇大佛佛教在亞洲國家的影響最深,佛教思想已經融入信仰佛教國家的人民的生活中。但是在印度,佛教的影響力卻日趨衰落,佛教徒只佔印度人口的0.71%[1],分佈也很零散。

佛教對盛行的國家和地區都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包括文化、藝術等許多領域。梁啟超认为「佛教是建設在極嚴密極忠實的認識論之上,用巧妙的分析法解剖宇宙及人生成立之要素及其活動方式,更進而評判其價值,因以求得最大之自由解放而達人生最高之目的者也。」[9]

美國大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2006年9月14日指出佛教在美國近年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已有信徒150萬左右,是美國第4大宗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是後來改信佛教的。並指出「佛教最吸引西方人的地方之一在於,人們認為像嘉瓦仁波切和一行禅师這樣的傑出佛教大師們在向社會貢獻智慧,而不是在要求別人信奉什麼。」

佛教典籍

狹義的佛教典籍包括經、律、論三藏,經是佛說的經典,又稱為經藏,音譯為修多羅,指的是一串香花;律藏音譯為楗度、戒律為毘尼,故也可稱律藏為毘尼藏;論藏音譯為阿毘達磨。廣義的佛教典籍包含了注疏、佛教史傳、佛教目錄、佛教著作等多方面內容,中國將這樣的佛教廣義佛教經典的匯總成為“大藏經”,或一切經。相對應的,藏傳佛教將經典劃分為甘珠爾、丹朱爾兩部,南傳佛教則使用三藏的名稱。由於在稱呼上各地不同,所指也有微妙差別,所以在翻譯上中國習慣使用《大藏經》翻譯其他系統佛教的經典,如稱呼南傳佛教經典為《巴利大藏經》等,而歐美學界經常使用三藏的稱呼(也有采用日文“大藏經”的音譯稱呼者,但相對較少)。需要說明的是,在佛典中明確說明佛陀授權弟子使用方言傳授佛法和記誦經典,因此各地集結的藏經應該是具有同等地位的典籍集合,并無先天的高下之分。

佛教宗派

漢傳佛教的十宗

三論宗
天台宗
賢首宗(華嚴宗)
禪宗
密宗(金剛乘)
淨土宗
律宗
法相宗(唯識宗)
俱舍宗
成实宗

[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鏈接。] 西藏色拉寺中喇嘛正在辯經


藏傳佛教的教派

西藏色拉寺中喇嘛正在辯經格魯派(黃教)
寧瑪派(紅教)
噶舉派(白教)
薩迦派(花教)
覺囊派
噶當派
希解派
覺宇派
廓扎派
夏魯派


争议

有人认为:“佛教”中的“佛”都是传说和神话后的历史人物,並不是神,这点与西方人的宗教差别很大。从十二因缘中也可以看出“佛教”并没有承认造物主的存在,当属于无神论范畴,所以有人认为“佛教”并不是宗教,称为佛学更为恰当。
天王小子
天王小子
伯爵
伯爵

文章數 : 3476
注冊日期 : 2009-11-26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 生活 :: 宗教哲學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